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好人园——和谐的家园

花甲之年网上冲,无嗔无怨无怒声,留得豪气挥画笔,重彩绘描晚霞红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知命八年上网时,读博交友乐孜孜。 痴心闲赋三七韵,斗胆聊吟四六诗。 纵览愚文朋众笑,通观拙作大家嗤。 任凭背后频指点,尽在当前快意持。

【转载】“水”是太极拳道以柔弱胜刚强的至妙法门  

2013-05-02 15:22:08|  分类: 收藏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水者,至柔之物。故老子曰:“天下之至柔,莫过于水。”

水之性,柔为其功。水能随自然变化而变化,柔能随曲而就伸,故而近乎于道矣。

水有阴阳,势有动静。静时,万籁无声,无形无象,无臭无色,晶莹透明;动时,漫山过海,力大无穷,势如破竹,无可阻挡。

水之静为阴,水之动为阳。外形合则静,外形开则动。静为水平,为尺度,可为度量。其低下,能容百川,能容万物。动为流行,显其柔,可为曲伸。其顺随,周流不息,持之以恒。静则刀砍不断,离后相连;动则随曲就伸,就低不就高。静者慢慢渗透,阴中有阳;动者滴水穿石,阳中有阴。水分大静与小静,亦分小动与大动。大静,无声无臭,风平浪静;小静,微波荡漾,略起涟漪。小动则如长江大河,滔滔不绝,奔腾向前,连绵不断;大动则如海啸狂飙,恶浪滚滚,铺天盖地,无坚不摧。

柔分阴阳,形据虚实。虚时,空空洞洞,浑然无物,全身透空;实时,气沉丹田,意念关注,循机而动。

柔之虚为阳,柔之实为阴。虚则清气上升为阳,实则浊气下降为阴。虚则遇实而转,实则逢虚而入。虚则引进落空,实则合而即出。实而节节传递,虚而慢慢运行。传递气血节节贯串,慢慢运行周流不息。内虚而外实,外实而内虚,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。如常山之蛇,击尾则首应,击首则尾应,击中则首尾互应,全依柔之虚实变化也。可见柔中亦有阴阳,并非全是阴。形中亦有虚实,亦非全是虚也。其柔宜于运行,随形趋势,变化灵敏;其柔宜于转换,随曲就伸。能至柔而变化莫测也。变化莫测,则能应物自然矣。呜呼!知者,凡几矣。水之阴阳动静虚实,均为柔之功。

太极拳道法水之动静,用水之柔功。柔者长生,刚者易折。柔是长寿之本,刚是养生之忌。柔者度量大,心胸豁达,易智聪颖,体态儒雅。刚者器具小,肚腹狭小,刚愎自用,身心障碍。看小草狂飙吹不倒,观大树风吹树断连根拔。视婴儿柔弱,则生气勃勃,察叟妪刚强, 则行将朽木。拳道之技击,因势变化,急缓相应,均赖柔之功。拳论云:“急来则急应,缓来则缓随”;“随人而动,随曲就伸”;“沾粘连随,不丢不顶”;“不即不离,不偏不倚”。柔者,水也。水者,柔也。遵循水性而至柔,是太极拳道至妙之法门矣。

作者:郑琛  转载自:中国太极拳道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5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